宋武帝劉裕(363年4月16日-422年6月26日),字德輿,小名寄奴。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(今江蘇省徐州市)人,生於晋陵郡丹徒縣京口里。中國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、改革家、軍事家,南朝劉宋開國君主(420年7月10日-422年6月26日在位)。

  劉裕自幼家貧,後投身北府軍為將。自晋安帝隆安三年(399年)起,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,消滅桓楚、西蜀及盧循、劉毅、司馬休之等割據、反抗勢力,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;對外消滅南燕、後秦等國,降服仇池,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,收復淮北、山東、河南、關中等地,光復洛陽、長安兩都。憑藉著巨大的軍功,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,官拜相國、揚州牧,封宋王。

  永初元年(420年),劉裕代晋自立,定都建康,國號“宋”。執政期間,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挾主專橫的教訓,加强集權,抑制購並,實施土斷,整頓吏治,重用寒士,振興教育,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,輕徭薄賦,廢除苛法,改善社會狀況,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,奠定了南朝“寒人掌機要”的政治格局。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,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,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,為“元嘉之治”打下堅實的基礎。明人李贄譽之為“定亂代興之君”。

  永初三年(422年),劉裕計畫征伐北魏,尚未出師,便因病逝世,終年六十歲。廟號高祖,諡號武皇帝,葬於初寧陵。


我的揹包
關閉